提到鰻魚,大家想到的普通都是河鰻,也就是各位熟知的白鱔。不外,明天紅廚網要為大家引見的這種鰻魚不只能與河豚齊名,并且聽說還有很不錯的壯陽成效……
海鰻小檔案
▼
在日本,外地人通常會吃兩種鰻魚:關東鰻和關西鱧,關東鰻便是大家罕見的河鰻,而關西鱧則是本文的配角——海鰻。
海鰻屬于經濟魚類,別名灰海鰻、虎鰻、狼牙鱔、大小毛口、鮑鰻,背部呈黃褐色、褐色或青色,腹部為白色,體型大的沿背鰭基部兩側還會各有1暗褐色條紋。海鰻的體型則是長圓筒型,尾部側扁,無鱗,背鰭和臀鰭與尾鰭相連。
普通的成年雄性海鰻身長70厘米擺布,最長甚至可達2.2米,雌性海鰻背部偏赤銅色,而雄性海鰻背部偏黃青色,雌性比同齡雄性更長。隨著年齡,雌雄海鰻身體上的差別會越來越分明,體型有差距是由于雌海鰻的脂肪比雄海鰻愈加豐厚,口感自然也更佳。
值得一提的是,海鰻性情極端兇猛,上頜牙弱小銳利,因而偶然還會看到被海鰻咬傷的舊事,大家在處置活海鰻時也要留意平安。
海鰻的罕見品種
▼
海鰻普遍散布于非洲東部、印度洋及東南太平洋,東海為主產區,中國沿海均有出產。需求留意,海鰻并非只要一個種類,罕見的海鰻有兩類:
百吉海鰻
百吉海鰻別名山口海鰻,全長2米,身體褐色,無任何斑紋。下頜骨牙的外列向外突出,它的中列于犁骨牙之后,有尖頭,次要散布于我國東海、南海,臺灣,多數入黃、渤海,也散布于日本瀨戶內海。
百吉海鰻棲息于泥沙底質或巖礁區,有時亦會進入河口區攝食,有時節性回游習性,每年春冬季時北上停止生殖回游,秋夏季南下越冬回游。游泳迅速,性貪食,攝食蝦、蟹、魚類等生物。
絲尾海鰻
臺灣絲尾海鰻全長43.5厘米,次要散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絲尾海鰻普通喜棲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區,有時節性洄游。絲尾海鰻肉質細嫩,含脂肪量高;其鰾可作魚肚,為寶貴食品。
風趣的是,日自己以為海鰻是一種初級的冬季食材,深受關西人喜歡,素有“京都冬季的景物詩”的佳譽,外地人往往會將其與春季的鯛魚、夏季的河豚相媲美;而潮汕人則覺得海鰻肉質遠不如河鰻肥美,脂肪少、骨刺多,肉味也較淡,反而更喜歡肉質更佳的海鰻頭和能制成魚肚的魚鰾。
別的,半個世紀以往日本海鰻的漁獲量銳減,于是日本從韓國和中國出口少量海鰻以滿足國際消費需求,其中從韓國出口的活海鰻在日本也遭到很高評價。
每年6-7月份,海鰻食味最佳,當時開端產卵,產卵期的海鰻肉口感大打折扣;等產卵期當時,約10-11月份,海鰻的脂肪又開端變得豐厚,食味重新變好,還被稱為金海鰻、松茸海鰻。
海鰻真的能壯陽嗎?
▼
海鰻富含多種養分成分,富含鈣質的水產品,具有補虛養血、祛濕、抗癆等成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養分品。
并且,經過檢測,海鰻體內含有一種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的確具有良好的強精壯腎的成效,其肝臟也含有豐厚的維生素A,是夜盲人的優秀食品。
正由于海鰻有如此成效,很久以前便是日本的傳統美食。聽說在日本戰亂當時,男性凋謝,休息力少量增加。為了添加人口,日本還曾鼓舞大家、尤其是男性,多吃海鰻,以進步生育率。
多年來,日自己一直以為唯有河鰻和海鰻最是壯陽補腎,不吃鰻魚真實是“人生一大遺憾。”在往年的G20峰會晚宴上,一道海鰻泉州水茄湯還讓各國指導人拍案叫絕。
△海鰻泉州水茄湯
海鰻的烹飪
▼
海鰻肉厚、質細、味美、含脂量高,可供鮮食、制咸干品或罐;海鰻肉與其他魚肉摻和制成魚丸和魚香腸,味更鮮美而富有彈性;曬干品“鰻魚鲞”和干制海鰻鰾均為食用佳品。
不外,正如上文提到的,海鰻體內小刺很多,因而往往會用骨切刀法來處置海鰻肉——將去除脊骨的海鰻肉切上細致的花刀但不要切斷魚皮,再停止烹飪。上面,就讓大家看看日本廚師是如何處置海鰻的:
點擊視頻
▼
而日料里海鰻最常用的烹飪手法并不是蒲燒,而是汆熟蘸醬食用,成菜美不雅,口感堅實但也非常厚實。
最初,再為大家引見幾道海鰻菜式,以供大家參考。
金龍戲玉珠
原料:
河鰻1條(約750克),海鰻1條(約750克),胡蘿卜150克,菜芯150克,小西紅柿2個。
調料:
清湯60克,蛋清50克,味精8克,雞汁醬100克,番茄汁50克,鹽8克,色拉油750克,澄粉30克,生粉20克,濕淀粉5克,吉士粉75克,雞蛋黃75克。
制造:
1、將海鰻洗凈,然后去骨、去皮,將海鰻肉剁成蓉,再參加清湯30克、鹽、味精各5克、蛋清、澄粉調勻,汆成6克重一個的小球。
2、將汆好的鰻珠放入燒至50℃的溫水中,小火漸漸加熱至鰻珠浮起,然后取出控水。
3、菜芯大火沸水汆2分鐘,擺入盤子的一端,將汆水后的鰻珠放在菜芯上。
4、將河鰻宰殺,從頭到尾打上十字花刀(鰻身不時),間距為3厘米,然后將鰻身用雞蛋黃、吉士粉調好的糊腌漬20分鐘,拍上生粉,放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3分鐘后取出。
5、胡蘿卜雕琢成龍頭,擺放在炸好的河鰻一頭,用小西紅柿裝點。
6、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雞汁醬、番茄汁、剩余的鹽和味精調味后,澆在河鰻上。
7、將剩余的清湯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后用濕淀粉勾芡,,澆在鰻珠上即可。
酸湯三鮮海鰻丸
原料:
海鰻一條(約1000克),鮮蝦仁100克,五花豬肉200克,韭菜末2克,小米椒圈3克。
調料:
A料(清水500克,精鹽4克)
香油10克,精鹽10克,干淀粉60克,酸湯800克,胡椒粉2克,味精5克。
做法:
1、海鰻殺好,用刀刮出魚蓉,盛入盆中,將A料分5次添入魚蓉中,每加一次,用手往一個標的目的起勁攪動,使魚肉泡漲起勁,再參加淀粉調勻,至魚蓉捏成小丸放入水中能浮起即成。
2、蝦仁洗凈,剁成泥;豬肉剁成茸,同放一碗中,加精鹽2克、味精1.5克攪勻,分捏成一個個小餡丸。
3、炒鍋放中火上,盛入清水,用左手抓起魚蓉攤在掌心,右手挑入一個餡心,隨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壓,用魚蓉包裹餡心,再從指縫中擠成包心魚丸,用小匙舀入鍋中,這樣制成一個個浮于水面的魚丸,然后改用旺火燒沸,把丸子氽熟,撈入湯碗中。
4、另行起鍋,置旺火上,倒入酸湯,參加味精、精鹽燒沸,撇清泡沫,盛入湯碗中,再撒上少許韭菜末、小米椒圈、胡椒粉、香油即成。
留意:
1、制造魚丸的魚肉,必然要是新穎的,魚丸的成敗次要由魚的新穎度和魚肉的纖維所決議的。
2、掌握好魚肉、鹽、水三者的比例,鹽和水如過少,魚蓉會無粘性,湯易混濁,反之,魚丸易變硬沉底,浮不起來。
3、用干淀粉攪拌,魚丸韌而有彈性,如用水淀粉攪拌,軟而滑嫩,彈懷稍差。
蔥燒換柱河鰻
初加工:
1、宰殺制凈的海鰻魚400克,切生長6厘米的段,參加鹽3克、料酒15克稍微腌制,拍干淀粉50克,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2、取出兩頭的魚骨頭,拔出混合好的蔬菜絲(可以是筍絲、紅椒絲、芹菜段、圓蔥絲、青椒絲等)。
熟處置:
將初加工的鰻魚塊放入盤中,撒入炸好的香蔥段50克,淋入便宜紅燒鰻魚汁100克,入蒸箱大火蒸20分鐘,取出后將鰻魚塊裝盤,原汁淋入濕淀粉5克勾芡,出鍋澆在鰻魚快上。
便宜紅燒鰻魚汁:
當歸5克、黨參25克、枸杞3克、米酒20克倒入湯碗內,倒入上湯500克,入蒸箱大火蒸1小時,過濾留汁,倒入鍋內,下入醬油15克、叉燒醬12克、白胡椒粉3克、白糖5克,小火煮至濃稠,離火即可。
海鰻還有什么其它做法?
歡送留言分享!
注:一切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