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主料:
嫩雞1只
輔料:
鵪鶉蛋6顆、蔥段、姜片各200克、秘制湯料2千克
調料:
紹酒200克
做法:
1、選用散養了3個月的嫩雞1只,宰殺洗凈,放入沸水中;
2、下入蔥段、姜片各200克,紹酒200克,大火焯透;
3、桶內放入秘制湯料2千克,大火燒開后放入本地雞,大火燒開換小火燉10分鐘,用余溫浸燜10-15分鐘;
4、將雞撈出,入砂鍋內,參加燉雞的湯汁200克大火燒開,小火煨5分鐘,放入提早煮熟并去殼的鵪鶉蛋6顆,大火收汁,撒香菜,即可上桌。
貼士:
1、選雞——土雞與三黃雞皆不宜。
土雞的肉質普通比擬緊實,假如依照后面引見的辦法制造,成品肉質比擬硬,口感反而不好。
三黃雞的特點是肉質水分含量大,肉質彈性就會差一點。三黃雞的雞皮雖然也很薄,但是皮下脂肪比擬多,吃起來就會比擬清淡。
建議大家選擇散養了三個月的嫩雞,這種雞的皮也比擬薄,但是皮下脂肪少,所以不會給食客帶來清淡感,肉質鮮味比擬足,彈性比三黃雞好。
2、雞皮易破——掌握了醬料的調制辦法后,菜肴的口味根本就沒有什么成績了。
烹調時,最大的成績就在于如何確保雞肉成熟但雞皮不破。
將雞放入湯料中燒開,必然要改用小火漸漸加熱10分鐘,工夫不克不及超越15分鐘,火力要小,堅持菊花火加熱即可。
加熱10分鐘后關火,應用湯料的余溫持續將雞肉浸熟,工夫也控制在15分鐘。
3、防止皮色不平均。
由于批量浸煮的用量沒有掌握好,招致有些雞會有局部表皮露在湯料的里面。因而一次浸煮全雞的量不克不及太多,10只為一桶,一直堅持湯料浸沒雞身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