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宴常客,淮揚菜可謂是,于云云中國菜系中鶴立雞群,奪得有數老饕歡心。而當淮揚風味切入粵菜大本營,又會擦出什么火花?
淮揚菜,發源于揚州,盛行于淮安、揚州一帶。它主張清鮮安然平靜,考究精致典雅,一如江南氣候,溫潤內斂。于往年五月進駐廣州K11的淮揚菜館“十里弄堂”,就以其精密的刀工、嚴謹的選材被廣州老饕所贊譽。
該餐廳主廚曹月輝徒弟通知紅廚網記者,十里弄堂主打的淮揚菜,糅合了淮安、揚州、蘇州、上海等地的美食精華,選料嚴謹,次要以水產入饌,注重鮮活與本味。餐廳嚴選魚類、肉類、時令蔬菜為次要食材,傍邊的河蝦、鱔、黃魚、豬肉等僅拔取最鮮嫩的局部,再配合燉、燜、煨、蒸、燒、炒等烹調手法,極端考驗徒弟功夫與心神。
而在今冬,曹徒弟更是將地道的淮揚風味與廣東特征相結合,推出了暖冬“煲”系列。接上去,我們無妨一同去看看,這套暖冬新菜品,曹徒弟是如何歸納的。
十里弄堂行政總廚 曹月輝
魚頭鮑魚海參煲
太湖水產品種豐厚,太湖花鰱魚便是其一。此魚肉質鮮美,尤以魚頭最為好吃,其不只膠質豐厚,且吃起來也很肥潤。此菜參考了福建的佛跳墻,曹徒弟在紅燒花鰱魚頭的根底上,還參加了廣東廚師常用的鮮鮑魚與海參,一同收汁入味,成菜除了有魚頭的鮮嫩口感,還在唇齒間留下濃郁的醬香味。
主料:
鮮鮑魚4只、太湖大魚頭一個約3斤、大烏參(切厚片)100克。
輔料:
鵪鶉蛋8個,西蘭花4棵,洋蔥絲100克,紅椒片3片,姜15克,蔥10克。
調料:
高湯500克,色拉油5克,海鮮醬10克,老抽10克,生抽5克,糖15克。
做法:
1.花鰱魚取魚頭局部,約占魚身1/3,清洗處置潔凈;西蘭花焯水備用。
2.熱鍋下油,放入魚頭與姜片,大火煎至兩面金黃后,烹入料酒,下姜、蔥,參加海鮮醬,改中火煸炒出蔥、姜的香味后,立刻倒入高湯,參加老抽、生抽,燜煮約20分鐘;最初放入鮮鮑魚、大烏參、鵪鶉蛋,參加糖,開大火收汁(約5分鐘)。
3.把砂鍋燒熱,倒入色拉油,放入洋蔥絲,待洋蔥絲飄香后,將鍋內收汁后的食材全部倒入砂鍋,最初放入西蘭花、紅椒片裝點即可。
關鍵:
1.煎魚頭時需放入姜片一同煎,可以去掉魚腥味。
2.參加高湯后燜煮工夫至多20分鐘,以包管魚頭可以入味。
3.最初參加白糖,除了提鮮提味,還能添加湯汁的稀薄感。
香燜毛芋咸菜頭老鵝煲
此菜是經典地道的淮揚湯菜,選用江蘇蘇北老鵝、江浙毛芋以及揚州咸菜入肴。老鵝以魚蝦飼喂而大,經長工夫燜煮,鵝味噴香濃郁,肉質鮮嫩細膩;毛芋粉糯細軟,與湯同煮,不只能吸汁豐滿、入口幽香,還能令湯汁濃稠香滑;而風味明顯的揚州咸菜,更是為整道菜增鮮增香,讓滋味愈加豐潤可口。
主料:
揚州鹵咸菜50克,毛芋200克,老鵝300克。
輔料:
胡蘿卜2片,姜10克,蔥10克。
調料:
高湯400克,料酒5克,鹽3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鵝肉處置潔凈后斬塊,焯水備用。
2.熱鍋下菜籽油,放入蔥、姜爆香后,倒入鵝塊煸炒出香味(約2分鐘),參加料酒、100g高湯,用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燜煮1個小時。
3.毛芋去皮,切成滾刀塊(每塊約10克),放入蒸爐大火蒸熟(約10分鐘);另將咸菜切成段。
4.鍋下菜籽油,參加咸菜煸炒(約1分鐘),炒香后參加鵝塊與鵝湯、毛芋、胡蘿卜,倒入300g高湯,下鹽、胡椒粉調味,大火燒10分鐘后即可。
關鍵:
1.要選用2~3年的老鵝,鵝香味才足夠濃郁,肉質經煲煮后愈加細膩嫩滑。
2.高湯分兩次參加,一次是與鵝塊同煮,使其帶有濃郁的鵝香;第二次是一切食材同煮時才參加,讓湯汁鵝味不會太重,全體滋味愈加調和。
3.鵝塊煮湯前,應先煸炒,才干讓鵝香味更易分發出來,滲入湯汁內。
4.最初需參加胡椒粉,去一下鵝腥味。
酸菜豬肚排骨煲
這道菜自創了廣東潮州的咸菜豬肚煲,取潮州酸菜與豬肚一同煲湯,還參加了五花肉與排骨,用高湯同煮。食材豐厚多元的同時,湯汁也愈加濃郁;此外,潮州酸菜酸味較重,取味入湯之余,再參加檸檬汁、白醋,令人非常開胃;最初再參加胡椒粉,讓全體滋味酸香微辣,開胃可口的同時,也可以暖胃驅寒。
主料:
排骨100克,五花肉片100克,豬肚100克。
輔料:
潮州酸菜100克,姜10克,蔥10克。
調料:
高湯200克,檸檬半個,胡椒粉5克,味粉3克,白醋5克,鹽3克,豆蔻3粒。
做法:
1.酸菜提早放水浸泡,約4個小時后取出,切片備用。
2.豬肚洗凈處置潔凈,焯水后切片;排骨切小塊。
3.熱鍋下油,參加蔥、姜爆香,參加豬肚煸炒出香后,加水過面,加鹽,大火煮約半小時后取出備用;再辨別將排骨、五花肉同用此法烹熟備用。
4.熱鍋下油,參加酸菜、蔥、姜,烹入料酒,倒入高湯,燒開后參加排骨、五花肉片、豬肚,參加鹽、味粉、胡椒粉調味,大火煮10分鐘后,滴入檸檬汁,加白醋、豆蔻,即可出鍋。
關鍵:
1.潮州酸菜酸味較重,提早浸泡可泡掉一些酸菜里的酸澀味,而在浸泡中沖淡的酸味,可在出鍋前參加檸檬汁與白醋,增酸的同時,讓酸味多了份清爽。
2.排骨、豬肚、五花肉提早烹香,可讓肉味愈加濃香;此外,應辨別炒香烹熟,防止串味。
青筍火腿燉揚州風雞煲
揚州風雞,是把閹雞去掉內臟,揉入粗鹽,經過風干數十日,腌制入味。此物雖為腌制品,肉質卻韌而不糙,滑而不膩,咸香味悠長。以此咸香之物入高湯,除為湯味增鮮之余,風雞也將重咸褪盡,留下鮮嫩。搭配清新的青筍共嘗,葷素皆有,咸鮮相宜。
主料:
青筍100克,金華火腿3片,揚州風雞300克
輔料:
胡蘿卜片5克
調料:
高湯400克,鹽5克,糖0.5克,味粉2克,料酒5克。
做法:
1.青筍切成滾刀塊;風雞切塊。
2.熱鍋下菜籽油,參加蔥、姜,煸香后參加高湯燒開,再加青筍、風雞、火腿片、胡蘿卜片,大火煮10分鐘后參加鹽、糖調味即可。
關鍵:
1.最初參加糖,添加微甜的同時,也能為湯提鮮。
2.搭配青筍,能中和風雞的咸味,且雞味入筍、筍味入湯,讓湯汁愈加清鮮。
鹽水鹵老豆腐煲
此菜以老豆腐為主料,卻以基圍蝦、八爪魚、海參、淡菜相輔,菜名看似普通,上菜后滿目的海鮮卻讓人驚喜。除了食材豐厚,蒸煮后的老豆腐疏松而入味,吸飽了一切海鮮與高湯之味。
主料:
鹽鹵老豆腐300克。
輔料:
基圍蝦4只,八爪魚20克,海參6克,淡菜10克。
調料:
料酒5克,高湯300克,鹽5克,味粉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老豆腐加水過面,放入蒸柜大火蒸半個小時,讓其膨松出味,及蒸出鹽鹵水。
2.取出豆腐,冷卻后掰成塊,留下鹽鹵水備用;另將一切海鮮資料焯水備用。
3.熱鍋下菜籽油,參加蔥、姜煸炒香后,參加高湯、料酒,以及一切食材,再倒入10克鹽鹵水,加鹽、胡椒粉調味后,大火煮至湯汁濃稠即可(約10分鐘)。
關鍵:
1.老豆腐應提早蒸煮,且應蒸至其起泡,才干使其松化嫩滑,易吸汁入味,同時還可以取其鹽鹵水入湯增味。
2.最初參加胡椒粉去腥,讓滋味保存更地道的咸鮮味道。
記者 | 張美嫻
攝影 | 張美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