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一些商家用硫磺熏制八角景象引發社會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用硫磺熏制八角近年來漸成行業“潛規則”,監管存在一些困難與破綻。
八角也稱大茴香、大料,是我國和西北亞地域重要的烹飪調味料,同時也是醫藥、牙膏、香皂、化裝品等的重要原料。
“廣西八角干果年產量約13萬噸,產量占全國90%以上,年產值超越20億元。”廣西八角結合會常務副會長楊文德說。在廣西,目前八角銷售已構成包羅廣西頂峰香料物流中心在內的三大集散中心。
位于南寧市興寧區三塘鎮的廣西頂峰香料物流中心,占據了廣西每年40%至50%的八角內銷份額,這些八角次要銷往我國長江以北區域。
記者在廣西頂峰香料物流中心看到,少數店鋪大門緊閉,空氣中洋溢著嗆鼻的硫磺滋味。一些工人忙著將散放在店鋪門口的八角裝袋、打包。關于生疏面孔的呈現,商戶和工人非常警惕,對八角的來源及銷路均不肯答復。
記者稍過一會兒再回到這些店鋪,發現許多八角已不知去向,一些沒來得及轉移的用塑料布蓋住了。記者隨意拿起幾顆,氣息嗆得人直打噴嚏。有商戶說:“這就是熏過硫磺的八角,看顏色就能看出。”
現場執法人員通知記者,市場里的人供認八角是被硫磺熏制的,但沒有商家認領這些來不及轉移的八角。“無人認領就是無主物品,只能銷毀,很難對商家停止處分。”
多位從業者引見,硫磺熏八角是業內“地下的機密”。
廣西西醫藥研討院專家引見,超量硫磺會安慰呼吸道,臨時食用有二氧化硫殘留的食物,容易對人體肝臟、腎臟等形成損害。
當下,不少商戶選擇用硫磺熏制八角,存在多重誘因。
一名經銷商通知記者,八角采摘后需當天處置,如不及時加工,生果會發黑、散瓣,而用硫磺熏制能有助避免霉變。
記者理解到,八角的傳統處置辦法是用開水焯一下,然后撈出,晾曬一周至九成干,業內叫“水燙果”。但運用硫磺熏制,在較短工夫內就可讓八角生果到達六成干,業內叫“硫磺果”。
業內人士泄漏,硫磺熏八角還能降低加工本錢。
比方,水燙殺青加工八角,約4斤生果可加工成1斤“水燙果”,而熏硫加工僅需約2.5斤生果就可加工成1斤“硫磺果”,降低了消費本錢,價錢就比無硫八角低。因而色澤艷麗、本錢低、易貯存的“硫磺果”大行其道。
“用硫磺熏制必需嚴厲控制量,做到既殺菌防霉又不超標,需求嚴謹的工藝流程。而從事八角消費的往往是小作坊,很難精準掌握。”該行業人士表示。
既然硫磺八角無害安康,那么作為常常會運用到八角的廚師來說,怎樣才干分辨出硫磺熏制過的八角呢?
一看,正常枯燥加工的八角顏色多為棕紅或許暗白色,有自然光澤感;而硫磺熏制過的八角則色澤鮮亮,不雅感更好。
二聞,無硫八角聞起來會有一種自然的滋味,香味純粹;而硫磺八角往往有一股刺鼻的酸味或許硫磺味,少量接觸則會惹起呼吸道及眼部不適。
三捏,無硫八角普通較為枯燥,手感偏硬,質地較輕;而硫磺熏蒸過的八角往往質地軟,果型更豐滿,會覺得濕度大一些,手感略重。
四嘗,八角味甜美,嘗起來有點甜味;而硫磺熏制過的八角口感發酸。
相關內容
▼
廚師必知:八角也有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