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潮州砂鍋粥”向來頗有名望,潮州砂鍋粥外表上捧出來是一個或大或小的煲,但本質(zhì)上細節(jié)處十分考究,器材、制法、配料、火候等缺一不成。
明天,我們請汕頭一家已停業(yè)十七年的砂鍋粥店——適口餐廳的開創(chuàng)人蔡樹海,來為大家解密潮州砂鍋粥的制造秘訣。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大眾號:zgdc666666
編纂:鄭美君 錢蕾蕾
(版權(quán)歸原作者一切)
潮汕粥品兩大流派
在潮汕,各種粥店檔隨處可見,粥就是外地人的主食。在外地,粥品又分為兩大流派,一是白粥,二是香粥,即通常講的砂鍋粥。
砂鍋粥與白粥的區(qū)別,一是看有沒有參加其它食材,二是看有沒有加料調(diào)味。砂鍋粥須用生米現(xiàn)熬,鍋內(nèi)舀入骨湯后,還要添加多種調(diào)料,再輔以海鮮、河鮮或野味,熬至火候足時端上桌。此時粥面微沸,香氣撲鼻,鮮美濃郁,粥菜合一,無需任何腌菜佐餐。
砂鍋粥配料豐厚,種類變化無常,最具代表性的是鱔魚粥、生魚粥、肉蟹粥等;比擬家常的有春菜粥、鴨粥等;矮小上版本的前三甲為鮑魚粥、龍蝦粥、血鰻粥。
潮州砂鍋粥制造秘笈
1.越美麗的砂鍋越不克不及選
要想熬出地道的潮汕粥,選擇砂鍋是第一關(guān),蔡樹海教授了一條秘訣:越美麗的砂鍋越不克不及選!
適口餐廳用的是表面粗糙、外型古樸的土砂鍋,每個市場價僅需六元。這種砂鍋的表層沒有上釉,透氣功能極佳。
挑選砂鍋要留意三點要素:首先,要選擇外部平滑、外不雅粗糙的,外表看上去有許多針眼狀細孔者為佳;其次,用指關(guān)節(jié)敲一下,聲響嘹亮洪亮,闡明砂鍋完好,外部無裂痕;再次,鍋體顏色較深,闡明燒制時“火候”足,比擬耐用。
適口餐廳的砂鍋有四種型號,一人煲用最小號;2-3人煲用2號;4-5人用3號;’6人以上用最大號。輔料的用量則依據(jù)人數(shù)的多少來增減,售價按位來計算,十分便利。
2.選用西南珍珠大米,開水泡至“半熟”
適口餐廳選用西南產(chǎn)的珍珠米,顆粒豐滿、色澤潔白。蔡樹海說:“砂鍋粥對米香味要求很高,普通大米煮好后,上桌略微放一下就會變得軟爛松懈,外面的米香氣也就‘泄’了,而熬好的珍珠米上桌后仍能堅持美麗的外形、不會爆成米花,入口咀嚼時香氣剛才分發(fā)在舌尖,回味更足。”
▲西南珍珠米
潮汕砂鍋粥有兩種煮法:一種是生米現(xiàn)煮,至多需求半小時才干煮透,顯然不合適餐廳運營;第二種是先將開水沖入大米中泡約半小時,再入砂鍋煮,采用這種辦法可將煮制工夫延長至20分鐘,適口餐廳采用的就是后者。
這個進程中要留意兩點:第一,米不克不及完全泡透,以米粒兩頭尚有白色硬芯為佳;第二,不克不及為了圖快而運用蒸熟或許煮熟的大米熬粥,不然出品既不會稀薄掛口、又無濃郁米香。
▲提早加開水泡約半小時,可延長熬粥工夫。
3.去腥提鮮兩桶湯
潮汕砂鍋粥鮮美濃郁,緣由之一就是添骨湯而非清水熬制。
▲骨湯
在潮汕,每家砂鍋粥店的爐頭旁都會常備一桶骨湯,而適口餐廳則有兩只桶,一放骨湯,一放姜蒜水。
▲姜蒜水
以前適口餐廳的湯是用雞骨熬制的,午市用過一次后,晚市添水再熬,滋味就變得寡淡了。如今蔡樹海改用豬的頭骨,本錢比豬棒骨低一半,熬出的湯又比雞骨湯濃白鮮香。
姜和蒜最早是作為小料在熬粥時放入,但蔡樹海發(fā)現(xiàn)這樣用姜比擬糜費,并且很多人并不愛吃,喝到后還會吐出來,于是他把生姜和生蒜放入清水中(二者比例約為1∶3)熬制約1小時,使姜蒜的辛辣香氣充份析出,熬粥時舀入半勺,去腥效果更佳。
骨湯和蔥姜水均是當天熬當天用,早晨收檔后便倒掉。
▲兩只桶一放骨湯,一放姜蒜水。
4.一煲海鮮粥,需加十種料
在傳統(tǒng)的潮汕砂鍋粥店里,煲仔爐旁除了骨湯外,還有一溜兒十多只盆盆罐罐,就擺在操作者伸“勺”可及的地位,外面盛放的是熬制正宗砂鍋粥不成或缺的小料,這是濃郁香氣的另一來源。
蔥油
小香蔥切成段,入油炸香后過濾即成。
炸香菇
干香菇洗凈泡發(fā),切成條后入油炸至干香,撈出備用。
炸蒜蓉
生蒜切成末,入色拉油炸至金黃酥香。
冬菜
選用色澤較淺、成色新穎的冬菜切碎備用,冬菜假如選得不好,容易發(fā)生一股“爛菜味”。
菜脯
選用甜菜脯(即蘿卜干)切碎備用。潮汕的菜脯有咸甜兩種,熬砂鍋粥時要選用甜口的,提鮮效果更佳。
胡椒粉
選用質(zhì)地純粹、無雜味的白胡椒粉。
干貝
選用市場上最小號的干貝,洗凈后不用泡發(fā),整顆運用,與大米一同下鍋。普通只要在熬制螃蟹、象拔蚌、血鰻、鷓鴣這類售價較高的砂鍋粥時才會添加。
普寧豆醬
選用松興牌普寧豆醬,它不像如今的新品牌的質(zhì)地那么稀薄,但醬香氣濃郁。
沙茶醬
選用汕頭市場上最廉價、最原始的沙茶醬,其口味偏甜、不辣。由于制造時沒放蝦米、魚干這類食材,香氣不會太濃,就不至于壓住粥的鮮味。同時,由于用料絕對“原始”,這種沙茶醬的進價較低,約為8-10元/斤。適口餐廳普通是將沙茶醬參加普寧豆醬中攪勻運用。
花生芝麻醬
將花生醬和芝麻醬按1∶1的比例放入攪拌機中,參加過量花生油攪打平均成醬。
南姜
將鮮南姜洗凈后打成蓉,只在熬生魚粥和甲魚粥時運用,去腥效果明顯。
肉蟹鮮蝦粥
制造流程(1人份):
1.肉蟹一只,洗凈后揭下蟹殼,去掉內(nèi)臟后改刀成四塊;活蝦四只洗凈,從背部開刀,剔去沙線備用。
2.砂鍋上火,舀入泡好的珍珠米,參加干貝,添入一勺骨湯、半勺姜蒜水,大火熬制約15分鐘,下入炸香菇、炸蒜蓉、芝麻花生醬、普寧豆醬攪勻后略微熬一下,再下雞精、味精、胡椒粉、香油攪勻,放入蟹肉塊、蟹殼翻勻,參加鮮蝦,撒香菜段后即可上桌。
技術(shù)關(guān)鍵:
蟹粥與鱔魚粥均屬“濃香型”,但所放小料略有區(qū)別:蟹粥要放干貝,而鱔魚粥則需參加甜菜脯末。
頭牌生魚粥
制造流程:
1.將黑魚宰殺去內(nèi)臟,取肉切成厚約0.2厘米的片。
2.砂鍋內(nèi)舀入泡好的珍珠米,添入一勺骨湯、半勺姜蒜水,大火熬約15分鐘至米快熟時,下入南姜末、冬菜末、蔥油,調(diào)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放魚片略微翻動一下即可走菜。
制造圖解:
1.先下入調(diào)料。
2.再放魚片略微翻動 一下。
鱔魚扇貝粥
制造流程(1人份):
1.取2-3條活鱔魚宰殺洗凈,扇貝4-5只取肉洗凈備用。
2.砂鍋內(nèi)舀入泡好的珍珠米,添入一勺骨湯、半勺姜蒜水,大火熬約15分鐘至米快熟時,下入炸香菇、炸蒜蓉、芝麻花生醬、復合醬(普寧豆醬與沙茶醬依照2:1的比例攪勻)略微熬一下,再下雞精、味精、胡椒粉、香油各少許攪勻,最初下入鱔魚片、扇貝肉、菜脯干攪一下,不用比及粥面翻騰,撒入香菜即可離火上桌。
技術(shù)關(guān)鍵:
1.普寧豆醬的咸度足夠,因而調(diào)味時不用再加鹽。
2.煮粥進程中不成離人,要邊煮邊用勺子不時翻攪,待湯汁將要沸出時,就用勺子舀起一勺米湯擱在砂鍋沿上,待粥水收濃、湯面下降后再將勺子里的米湯澆入鍋內(nèi)。
3.熬制砂鍋粥的火候十分重要,最好是中小火慢熬,這樣砂鍋中的微量元素才干充沛滲入粥內(nèi),米油和米香味也才干漸漸逸出,使粥變得稀薄香滑。
4.鱔魚、扇貝極易成熟,最初下入、略微一攪即可走菜,以免口感過于軟爛。
鷓鴣粥
制造流程:
1.鷓鴣一只宰殺洗凈,切成小塊。
2.砂鍋內(nèi)舀入泡好的珍珠米,下入干貝,添一勺骨湯、半勺姜蒜水,大火熬約15分鐘至米快熟時,放入鷓鴣塊,下入炸蒜蓉、冬菜末、蔥油,調(diào)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持續(xù)煮約5分鐘,即可撒香菜段上桌。
花蟹海蝦干貝粥
這款粥參加了花蟹、海蝦、干貝,海鮮和米香融為一體,香糯滑口,鮮味十足!
制造流程:
1.干貝洗凈,入清水浸泡7分鐘,泡去多余鹽分,撈起瀝干裝入碗中,添清水沒過外表,加過量料酒、蔥、姜,入蒸箱大火蒸20分鐘,取出瀝干備用。
2.小花蟹刷洗潔凈,去殼后從中一斬為二;明蝦剪掉須、爪以及頭部的尖,橫向片開為二,去掉蝦線。
3.鍋入泡透的大米,添雞湯后開大火煮至沸騰,時期需不時順同一標的目的攪拌,防止米粒沉底、粘鍋。
4.轉(zhuǎn)小火熬15分鐘。
5.接著熬5分鐘,待米粒爆開,下入干貝(撕成細絲)熬3分鐘,倒入小花蟹、明蝦煮1分鐘,待將蝦油熬出、粥色變紅,加魚露、鹽、雞粉攪勻,撒芹菜碎即可走菜。
技術(shù)關(guān)鍵:
1.有句俗話說“煮粥沒有巧,三十六下攪”,充沛闡明了攪拌對煮粥的重要性,要邊煮邊用勺子慢慢攪動,這時粥會漸漸變得濃稠,米香也會一點點浸透出來。
2.下海鮮料時考究先后挨次:干貝、干蠔等用于提味的食材要先放,將鮮味煮出來,再放入蝦、蟹等可以為粥調(diào)色的原料,魚片要最初放,煮10秒,待顏色一變立刻關(guān)火,防止其因久煮而變老。
生菜豬骨粥
制造流程(3-4人份):
依照“花蟹海蝦干貝粥”的做法,在大米中添加骨湯,將粥底熬好,待米粒爆開,縮小骨(運用熬完骨湯所撈起的大骨即可)3根、香菇片50克、蟲草花10克熬5分鐘,加魚露8克、鹽5克、雞粉3克攪勻,撒生菜段20克、枸杞(提早加水泡發(fā))5克即可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