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頂級的白色食材,想必大家會想到白松露。其實除了白松露,還有一種白色食材異樣珍貴,那就是白蘆筍。明天紅廚網就為大家引見一下白蘆筍,請往下看。
白蘆筍小檔案
▼
白蘆筍,被稱之為“The Royal Vegetable”,亦有“白金蔬菜”、“可以吃的象牙”、“蔬菜女王”等頭銜。4月至6月是一年一度的白蘆筍季,只要在白蘆筍季才干享用到如此珍物,白璧如玉、鮮嫩甜美,在大廚們的巧思妙手下變幻成道道美饌。
次要產地
▼
全球有超越10個國度出產白蘆筍,傍邊包羅意大利、德國、法國、秘魯、中國及日本等,但在氣候、土壤及扶植技術下去說,又以德國黑森林、意大利Veneto及法國南部出產的最矜貴。而普通以為,法國出產的滋味最甜最濃,意大利的白蘆筍質感則較結實,口感洪亮;而德國出產的種類最細弱,但品嘗期限卻更短,且要比及4月末至6月初才最肥美,滋味方面則帶甘香。
而國際也有引入德國的白蘆筍停止扶植,其中就有云南、山東為次要產地,而山東菏澤市單縣郭村鎮的白蘆筍,比起云南白蘆筍,山東的白蘆筍愈加細弱、多汁、肥嫩。
白蘆筍與綠蘆筍
▼
白蘆筍是由于生長和培育的難度使得產量較少,絕對的稀缺是低價格的誘因,因而白蘆筍是一種精致食材,綠蘆筍卻普遍運用于烹飪。
白蘆筍的矜貴之處,是由于整個生長進程只可以避光扶植,全程埋于泥中,不克不及接觸一丁點的陽光,由于沒有經過光協作用,所以培養了一身自然的象牙白色,反之一旦碰上陽光,哪管只是幾分鐘的工夫,本是不染纖塵的皮膚,就會變成青綠色,這么一來,就從白蘆筍變成日常所見的“青蘆筍”,不只養分有所流失,連身價也要降個四五成。
白蘆筍的生臨時長達兩年,要百分百維護那象牙白的膚色,便要不時刻刻留意其生長狀況,對土壤的要求也比擬嚴厲,普通以沙質土為最佳,專人每天為其加上沙質土。在每次掩蓋新的沙質土時,還得不寒而栗地以免毀壞其脆嫩的軀干。播種時也要人手溫順地翻開沙土,并且當造期普通只要6至8個星期,其身嬌肉貴的水平可見一斑。
白蘆筍的烹飪
▼
白蘆筍的清甜,一切人都對其騎虎難下,而烹調手法也絕對復雜,以突出甜美的肉汁、香嫩無渣的口感。
假如想要充沛發揚白蘆筍鮮甜味道的話,可以依據白蘆筍大小先停止水煮,普通2-3分鐘即可,煮到半熟后,放進冷水浸至冷卻后放入冷藏室,需求上菜時,再在原煮的湯汁里放入少許鹽回煮,中火2分鐘,滾水大火1分鐘即可。
常有做法有水煮與生吃,尤其是筍尖15cm的長度,至為鮮嫩,可取這局部用于煮吃,其它剩余局部用以煮湯,并且去皮后就要馬上煮,不然氧化就會有損它不染纖塵的表面。
其中火腿肉腸白蘆筍配香草蛋黃汁是中餐中白蘆筍最家常的做法之一。先煮熟白蘆筍,再卷上切片火腿腸,以蔥綁成一“捆”,用黃油、牛奶、鹽制造出湯水,煮至75~85℃水溫后,放入蘆筍火腿浸5-10分鐘。最初澆上白酒香草蛋黃汁即可上桌。
還有更復雜的吃法,就是水煮蘆筍后澆上荷蘭汁就直接吃,荷蘭汁也是德國罕見的汁醬,將牛油消融后參加熱水、蛋黃、蒜茸,以大批的鹽調味先手打成的醬汁,與白蘆筍是最佳伙伴,既保存了原汁原味,也能提升白蘆筍的味覺層次。
白蘆筍菜式
▼
白蘆筍配煙熏三文魚
資料:
主料:三文魚150克、土豆200克、白蘆筍50克
輔料:混合生菜40克、雞蛋黃50克、法國香菜2克
調料:奶油10克、荷蘭汁5克、沙拉汁5克、糖1克、鹽2克、黃油20克、白葡萄酒10克、白酒醋5克
做法:
1、把鹽、糖和醋放入小鍋里煮開,把白蘆筍放入鍋中煮熟。土豆去皮削成橄欖狀,煮熟用黃油炒一下加香菜碎。
2、用雞蛋黃、白醋、白葡萄酒隔熱水順時針攪拌平均,漸漸倒入清黃油打發,最初在汁中參加少許奶油。將混合生菜用沙拉汁攪拌平均。
3、三文魚切2厘米的薄片,將白蘆筍放在盤中,把三文魚依照次第掩蓋在下面,澆上荷蘭汁并焗烤上色,最初用拌好的沙拉做為菜品的裝飾即可。
你有做過白蘆筍嗎?
歡送留言分享!
編纂 | 紅廚網_赤木
本文由紅廚網依據材料整編而成,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