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八仙是指茭白、蓮藕、水芹、芡實、慈菇、荸薺、莼菜、菱八種蔬菜 ,是蘇南傳統栽培的水生蔬菜種類。其具有鮮明中央特征,在國際外享有盛名,故美其名日“水八仙”。
作為水八仙的一大仙,菱角之所以得名“水中落花生”,是由于秋后成熟的菱角果實會變硬,野生菱角若不被及時采摘則會掉入水底,等候來年發芽。明天紅廚網就為大家引見一下菱角這種特征食材,請往下看。
中文名:菱
中文別號: 菱角、紅菱、腰菱、水栗、水栗子、菱實
食用部位:果實
生臨時:4月上旬-10月下旬
采收期:8月下旬-10月下旬
菱角是水生植物中的佼佼者,對水質十分挑剔的它們只喜歡生長在清潔的水域。種植菱角的湖域假如水域廣,水質好,那么產出的菱角質量就好,正所謂好水出好菱 。
中國人愛吃菱,早在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到臨終前吩咐他的子孫:“祭我必以芰”。芰,便是菱角,屈大夫離世后希望先人用菱角來祭奠本人,這可真是愛菱愛到了靈魂里了。
李白兄也曾撰詩“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堪春”,菱歌即采菱農勞作時吟唱的歌曲,想必菱角自古就是人們的家常素饌。
菱的口感有粉糯的也有脆口的。水紅菱生吃最為討喜,鮮嫩脆生,咀嚼當時還有淡淡回甘。
小小菱角在水鄉饑饉之年,連同莖葉都是救援之物,在食物匱乏的年代,菱角是人們充饑的口糧。
生吃有鮮脆的紅菱,可是近年來隨著大家安康認識的進步,為了預防姜片蟲病,越來越少人情愿品嘗生紅菱的味道了,熟吃則有粉糯的餛飩菱。
餛飩菱
葉正亭先生曾在《江南水八仙》中寫過這么一段:“上世紀70年代,蘇州水果店在門口燒菱,用鼓風機將爐火吹得三長高,百姓排著長隊等候餛飩菱燒熟。開鍋、開秤,一片喝彩,餛飩菱糯是糯得不得了 !”可見一斑。
明朝時期的《食物本草》(即宮廷食材手札,古人的飲食指南)也有相關記載:“芰實作粉,蜜和食之可休糧。”意為菱角磨成粉,和上蜂蜜,那味道可以讓人遺忘吃飯這回事了。但實踐上菱角過量食用健脾養胃,多吃了還是難以消化的。
菱角粉
應季的嫩紅菱清甜爽脆,其烹飪最好的方式就是清炒。輕油熱鍋,下一捧紅菱肉快炒,佐精鹽高湯煮沸即可出鍋,切忌煮得過了頭,讓紅菱失了洪亮的口感。
清炒紅菱
菱角煮熟剝去外殼備好,五花肉切塊,入開水焯燙至外表變白撈出。熱鍋煸香大料和桂皮,倒入五花肉翻炒半晌,參加料酒、兩勺老抽、一小把冰糖,幾片姜,持續翻炒,參加一鍋水,蓋上鍋蓋燉煮。看湯汁剩得不多時參加菱角再燉半晌,大火收濃湯汁,最初加鹽灑蔥出鍋即可。五花肉沾染了菱角的幽香,菱角吸收了肉汁的香醇,怎樣看都是一組合拍的伙伴 。
菱角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