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腌菜,大家絕不生疏。腌菜既可為菜肴提香增鮮,又可獨自食用,味道醇厚。明天,紅廚網就為大家引見一種腌菜,它就是中國四大腌菜之一——襄陽大頭菜。
襄陽大頭菜的前世今生
▼
襄陽大頭菜是中國四大名腌菜之一,在襄陽俗稱“咸菜”,有人會直接稱“芥菜”,又稱“蔓莖”,官方素有“諸葛菜”、“孔明菜”之美稱。
據《中國景物志》記載,襄陽大頭菜為諸葛亮隱居襄陽隆中時所創。相傳三國時期,蜀軍因常年征戰,兵士苦于不克不及吃到下飯的菜,諸葛亮心血來潮,將他在襄陽隱居時的芥菜停止腌制,給軍士們食用。爾后,襄陽的大頭菜越來越有名望,人們自然想到諸葛亮,為了不忘他的功績,大家就把大頭菜叫做“諸葛亮菜”。
其制造原料根用芥菜系根菜類,屬十字花科,質地嚴密,水份少,纖維多,外形為錐型,肉白色,肉質堅實,有激烈地芥辣味,不宜生吃。
襄陽大頭菜不只是美味的腌菜,更是一種安康菜。
襄陽大頭菜含有豐厚的氨基酸、維生素、纖維素、鐵、鋅、鈣、磷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開胃,醬香濃郁,并具有下氣消食、利尿除濕、解毒消腫之成效,屢獲省、部及全國名優產品稱號,還曾被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贊為“中國一絕”。
聽說在襄陽的大小酒宴,餐前肯定有幾碟開胃的小菜,其中大頭菜是必不成少的;而餐后,往往還會有一碗青菜芥絲湯以作解膩。
襄陽大頭菜是湖北省襄陽市的特產,屬于中國國度天文標記產品,其中以東津鎮與雙溝鎮所產大頭菜最為有名。2011年,襄陽市大頭菜種植面積到達8000公頃,從業人員達10萬人以上,總產量20多萬噸,總支出1.5億元,大頭菜優質品率進步10%,產量進步15%,農民年添加支出3000元。
制造與挑選
▼
襄陽大頭菜次要資料為芥菜,選料后,須經過三腌、五鹵、六曬等工序,歷時8個月才干加工制成。在此時期微生物的微弱發酵,把鮮大頭菜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氨基酸,使鹵水滲透菜心,加工后的大頭菜只要原分量的四成擺布,不外更多了一種特殊的醬香味和鮮味。
襄陽大頭菜次要分五香味與普通味兩種,佳品有大頭菜特有的香氣和濃郁的醬香氣、決不克不及有異味,外表深褐色、色澤過心,干后外表有一層鹽霜,切面呈平均褐白色,品味咸鮮味厚,不克不及有酸味、苦味等異味。
襄陽大頭菜由于次要用鹽腌制而成,因而能寄存較久,普通可寄存半年以上,寄存越久味越香。
襄陽大頭菜呈褐色,甘咸適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在襄陽,人們巧用大頭菜,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其中,最為罕見的就是一道襄陽大頭菜炒肉絲。
此菜做法非常復雜,先用淘米水清洗切絲后的大頭菜,去除多余鹽分后備用,然后熱鍋入油,下入提早腌制好的肉絲、辣椒絲、蒜醬片炒散,然后放入大頭菜絲,猛火快炒,使大頭菜絲能到達7分熟即出鍋。7分熟的大頭菜既能堅持清新品相,又不失鮮嫩的風味。
除此之外,用大頭菜制成的高檔菜肴有蝦仁大頭菜、魚片大頭菜等;而用其烹調的群眾菜肴更是項目單一,不乏其人。
你有做過襄陽大頭菜嗎?
歡送留言分享!
注:一切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