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塌”是魯菜中的傳統(tǒng)技法,由來已久,其經(jīng)典代表菜有鍋塌魚肚、鍋塌豆腐、鍋塌黃魚。
批量預(yù)制:
發(fā)好的魚肚入調(diào)有底味的高湯小火煨10分鐘,然后開火浸泡備用。
走菜流程:
1、用筷子挑出一片魚肚,入沸水(加少許料酒、蔥姜)疾速飛透,撈出后擠干水份。
2、魚肚沾勻面粉,然后掛勻面糊(面粉50克加蛋黃2個(gè)、少許水調(diào)勻)。
3、鍋放蔥姜油(用蔥姜熬制的料油,運(yùn)用便利,無需再炒香料頭)50克滑透倒出,留少許底油,下掛糊的魚肚小火煎至定型,大翻勺,淋入少許蔥姜油,持續(xù)煎至金黃色,起鍋控油,修掉邊角成劃一的方塊,放入盤中。
4、鍋下蔥姜油10克燒熱,下胡蘿卜絲、香菇絲共10克爆鍋,點(diǎn)蠔油3克、美極鮮3克,下味精2克、白糖3克,下入清湯50克熬至濃稠,勾芡,淋在魚肚上即可上桌。
制造圖示:
1、魚肚煨制入味。
2、沾下面粉。
3、拖面糊。
4、入鍋煎黃。
制造關(guān)鍵:
1、魚肚必然要先沾面粉,不然外面有水份,掛不住糊。
2、必然要把鍋燒熱滑透,然后涼油下魚肚煎制,不然魚肚粘鍋、煎不成形。
3、例份版的鍋塌魚肚煎好之后,要再加湯㸆一下,而位上版的菜品塊頭較小,且魚肚已提早入味,所以直接淋汁就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