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處中國西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海域遼闊,氣候平和,水質肥美,餌料豐厚,物品種單一,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被稱為“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素有“中國魚倉”佳譽。
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油金華出產的“中間烏”豬的后腿制成,“中間烏”豬后腿肥大、肉嫩,經過上鹽、整形、翻腿、洗曬、風干等順序,數月乃成。香味濃郁。便于儲存和攜帶,已滯銷國際外。
金華火腿又稱火朣,浙江金華中央傳統名產之一,具有俏麗的外形,艷麗的肉色,共同的芬芳,悅人的風味,即色、香、味、形,“四絕”而著稱于世,清時由浙江省內閣學士謝墉引入北京,被列為貢品。
謝墉的《食味雜詠》中提到: “金華人家多種田、釀酒、育豕。每飯熟,必先漉汁和糟飼豬,豬食糟肥美。造火腿者需豬多,可得善價。故養豬人家更多。”為中國腌臘肉制品中的精髓。
▲火腿蒸金針菇
女兒紅
女兒紅是糯米酒的一種,是浙江省紹興市的中央傳統名酒,具甜、酸、苦、辛、鮮、澀等六味于一體的飽滿酒體,加上有高出其他酒的養分價值,因此構成了澄、香、醇、柔、綿、爽兼備的綜合作風。
早在宋代,紹興就是有名的酒產地,紹興人家里生了女兒,比及孩子滿月時,就會選酒數壇,泥封壇口,埋于地下或藏于地窖內,待到女兒出嫁時取出款待親朋主人,由此得名“女兒紅”。
金花菜
金花菜,南方人叫苜蓿,北方人叫草頭,其實說的都是金花菜。金花菜長得很像三葉草,本來是給馬吃的,聽說還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大宛帶回來的。最經典的吃法是加些油鹽,以大火翻炒,然后噴上一點白酒,江南人叫做酒香草頭,有一種地道的、淋漓盡致的苦澀。
▲酒香草頭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四周群山,具有1200多年歷史 ,因產于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茶區而得名。欲把西湖比西子,歷來佳茗似才子。龍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正宗龍井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潤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味道鮮爽甘醇,葉內幕嫩呈朵。,其中以“明前茶”為上乘珍品,是國宴級別之賀禮。(清明節前采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
南湖菱
南湖菱是嘉興著名的特產南湖無角菱,簡稱南湖菱,因其地處南湖而得名是菱中稀有的珍品,也有人依形稱其為元寶菱、餛飩菱、和尚菱等,中秋前后是采摘的時節。
普通來說菱都有角,故稱“菱角”,但是嘉興的南湖菱卻是圓角的,其皮色翠綠,兩端圓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幽香而勝于其他種類。南湖菱不只可以生吃、熟吃,并且可以制糕點、佳肴或釀酒、制糖。生食者選色翠而鮮嫩,尤其是剛出水時口味更佳,熟食則選色黃褐之老菱,洗凈后煮食,口味苦澀濃郁,肉糯可口;食風菱者選黑色烏菱,洗凈后在風中晾干,然后剝食菱肉,此時肉質堅固,但香味奇特,味美滋口。
▲百合蘆筍炒菱角
楓橋香榧
楓橋香榧,主產于會稽山脈中段的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已享盛譽一千多年,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曾稱之為“木之奇哉,有稽山之海棠榧檜”,宋代蘇東坡有詩云:“彼美玉山果,餐為金盤食”、“驅除三彭蟲,已我親信疾”。
楓橋鎮上,明、清時代已有專業的香榧加工工場和經銷商店,運營的種類有細榧、圓榧(木榧)、芝麻榧等。楓橋出產的香榧中,細榧占80%以上,細榧別名“薄殼香榧”,具有殼薄、肉滿、味香、質脆等特點,是香榧中之最佳種類。
紹興黃酒
▲紹興黃酒又稱紹興老酒,酒色次要呈琥珀色,具有誘人的馥郁芬芳,這種香氣隨著工夫的長遠而更為濃郁。所以紹興酒稱老酒,由于它越陳越香。
紹興釀酒,歷史悠久,舉世聞名。早在吳越之戰時,越王勾踐班師伐吳前,以酒賞士,留下“一壺解遣三軍醉”的千古美談。在南北朝時期,紹興黃酒已被列為貢品。清朝時被評為全國十大名產之一。
紹興黃酒次要有四個種類,即元紅酒、加飯(又稱花雕)酒、善釀酒、香雪酒。元紅酒因過來在壇壁外涂刷朱白色而得名。系紹興酒中歷史最早,普及最廣的酒種,為干型黃酒。加飯酒(花雕)為半干型黃酒,是紹興酒中最佳種類。
余姚楊梅
余姚楊梅,顆大、色艷、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外外,其種植歷史至多已有兩千年,并且據境內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現,七千年前就有野楊梅存在。由此博得“余姚楊梅冠天下”的斑斕盛譽。
1995年,余姚被地方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初,余姚市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楊梅節。
杭白菊
桐鄉素有杭白菊之鄉的佳譽,其所產杭白菊占全國飲用菊總量的9/10,還滯銷港澳臺以及西北亞等國,是我國傳統出口名特產品。 早在20世紀20年代,桐鄉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絕“成為飲用菊之佳品。
目前市場上優質的盒裝杭白菊,沖泡后不散心、不落瓣,花形完好,素凈馨香。飲用杭白菊能清熱解渴,潤喉生津,平肝明目,品味時還能盡欣賞之雅興。其色、香、味、形堪于西湖龍井相媲美。
太湖銀魚
銀魚是太湖著名特產,因而,銀魚亦稱膾殘魚或王余魚,清康熙年間,與梅鱭魚白蝦并稱為太湖三寶。銀魚形似玉簪,細嫩通明,柔若無骨,色澤似銀,春秋時期太湖已盛產銀魚。
太湖銀魚種類有大銀魚、雷氏銀魚、太湖短吻銀魚和寡齒短吻銀魚等,產量以大銀魚和太湖短吻銀魚為高。銀魚肉質肥嫩鮮美,養分豐厚。銀魚炒蛋、銀魚丸子、芙蓉銀魚和銀魚餛飩等是太湖名菜名點。
▲銀魚燉芙蓉
西湖莼菜
西湖莼菜為杭州傳統名產,產于西湖等海水湖中,別名馬蹄草、水蓮葉。葉片呈橢圓形,色暗綠,嫩莖和葉背部都有膠狀通明物質。在歷史上,以"三潭印月"莼菜最為著名。
聽說從晉朝就有"莼羹鱸膾"的記載,相傳乾隆帝下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羹進餐,并派人活期運回宮廷食用。它鮮嫩滑膩,用來調羹作湯,幽香濃郁,被視為宴席上的珍貴食品。新穎莼菜也可用白糖拌食;養分豐厚、鮮嫩幽香的"西湖莼菜湯"是杭州名菜之一。
▲西湖莼菜湯
浙貝母
浙貝母原產象山縣,據傳清代康熙年間,由象山農民從野生轉入家種,故稱“象貝母”。300年前由象山傳入鄞縣樟村一帶種植,因收益甚高,面積逐年擴展。
據民國《鄞縣通志》記載,1933年前后,在樟溪河谷至鄞江一帶東西40千米,南北15余千米,種植面積5000余畝,總產量400噸擺布。建國后浙貝母消費開展迅速,尤其1971年當前種植面積逐年擴展。
金華佛手
金華佛手屬蕓香科,別名佛手香櫞、密羅柑、王指針等。枸櫞的變種。主產于金華市赤松鎮山口等地。歷史悠久,栽培佛手繁盛時期始于明末清初,具有長遠、深沉的文明外延和歷史底蘊,歷代文人將金佛手入詩入畫,表達福壽、不祥、歉收喜悅之意。
金華佛手果實夏季成熟,色澤橙黃,基部圓形,上局部裂如掌,成手指狀,果肉根本退步,香氣濃郁。有“指佛手”和“拳佛手”兩類。
縉云麻鴨
縉云麻鴨,因全身羽毛淺粽灰色似麻雀而得名,俗稱草子鴨,水鴨。縉云麻鴨是著名的高產蛋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縉云麻鴨有燉、烤、炸、蒸等多種做法,雖然燒法普通,蔥、姜、蒜、辣椒等輔料也是家庭必備,但由于縉云麻鴨體型較小且肉質結實,燉后鴨肉肥嫩酥爛,湯幽香味鮮美,歷來備受稱道。
天目筍干
天目筍干是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的傳統名菜,由鮮嫩竹筍精制而成,以“清鮮蓋世”、“甲于果疏”著稱,其中最著名的屬石筍干。傳統種類有“焙熄、扁尖、肥挺、禿挺、小挺、直尖”等,依據不同口味可以分為淡筍干、咸筍干,以及可以直接作為零食食用的多味筍干等。
由于共同的自然條件,天目山所產石筍,殼薄、肉肥、色白、質嫩,鮮中帶甜,天目筍干,青翠帶香,滋味鮮美,含有纖維素、糖、鈣、鋅、鐵等多種營美成分,有助食、開胃、強身祛病之成效。
▲燜筍干
編纂 | 紅廚網 _ 沈冰
本文由紅廚網依據材料整編而成,轉載請注明來源!
精彩內容回憶
清點中國特有食材(十一):資產豐饒的魚米水鄉
清點中國特有食材(十二):充溢異域風情的新疆食材
清點中國特有食材(十三):你所不曉得的湖北食材
清點中國特有食材(十四):來自海藏咽喉、西域之沖的美味食材
清點中國特有食材(十五):我們來說說龍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