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究點的廚師,都能白活幾句西班牙火腿的事,諸不知,我國的火腿也考究得沒有冤家,“北腿”金華,“南腿”宣威,各有各的好,但宣威的價錢確是略高一籌,明天我們就聊聊“南腿”—宣威火腿。
好火腿是吃出來的
云南宣威火腿,以產(chǎn)地宣威縣而名。腿肉切開時幽香撲鼻,色澤艷麗,瘦肉呈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現(xiàn)桃紅。宣威火腿個大骨小、皮薄肉厚,其味咸香帶甜,肥而不膩。因形似琵琶,故也稱"琵琶腳"。
宣威火腿必然是用宣威外地產(chǎn)的“烏金豬”,這種豬背膘肥厚,肉質(zhì)細膩。比擬西班牙火腿在最初階段給利比里亞黑毛豬喂食橡樹果,并腌制三年而成的細心勁。宣威火腿一點兒都不模糊,豬農(nóng)都會在每年秋收前后,給烏金豬喂食精制飼料,并混以外地盛產(chǎn)的甘筍。到了當年霜降,才開端腌制火腿。好的宣威火腿至多要有四年的熟成期。
身穿綠袍肉嫩紅,三針幽香風(fēng)味濃
宣威一帶,山地氣候寒涼,是腌臘肉類的適合氣候,尤其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是制造火腿的最佳時節(jié)。
宣威火腿制造,是將切割成琵琶形的豬后腿洗凈,以鹽重復(fù)用勁搓揉,使之滲入肉中,然后腌制讓其自然發(fā)酵,歷半年或更長工夫方成熟。
入冬后,農(nóng)戶就開端屠豬腌肉,先將豬腿上的血水擠干,搓上過量的鹽,放入盆中腌一段工夫,待鹽水浸透后,就將之取出熏干或風(fēng)干。見其外表略呈綠色時,就在三個不同部位試針,到達“三針香”,即為合格成品。最初,將火腿貯存在枯燥、通風(fēng)和高溫的地窖內(nèi),經(jīng)過至多四年工夫,才可以運出銷售。
宣威火腿肉色特佳,也與腌制用的食鹽有關(guān)。所用的鹽為取自悠遠的滇東北黑井之鹽,含硝量不多不少,用以制火腿,色澤特別好。
次要烹飪
云腿次要有四種吃法:
一是炒食,干椒炒火腿、青椒炒火腿、豆豉炒火腿,腌菜炒火腿、火腿洋芋雞等等;
二是燉湯,配白菜、南瓜尖、洋芋、芋頭、鮮筍等;
三是作點心,云腿月餅,滇式月餅;
四是蒸飯時,直接將火腿切片,覆在米飯上,與飯同蒸。
其中,云腿月餅就是宣威火腿做的月餅,口味咸甜濃郁,每年食材君過中秋,都想著這口。并以為是各種月餅系列里,最好吃的月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