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沙蔥,羊吃了,肉質鮮嫩無膻味,人吃了,神清氣爽有肉體。沙蔥是蒙餐中十分共同的自然調味品,不只可以食用,也可供欣賞,還具有必然的藥用價值,在蒙古藥典中更有“菜中靈芝”的美稱。
一根頑強的蔥
沙蔥是沙漠草甸植物的伴生植物,因長得像小蔥,所以叫沙蔥,別名蒙古蔥、蒙古韭菜、野蔥。
沙蔥根的生命力極強,是一種特別耐旱耐低溫的植物,不需“春風吹又生”,只需給點雨水,便要野蠻生長。如遇干旱時,則馬上中止生長,保存水分。種子的生命力愈加頑強,能在沙土中覺醒幾年,只需條件具有,就會被喚醒,立馬發芽生長。
和草原調情
沙蔥雖然生長在干旱的草原卻有著神奇的鮮嫩,悄悄一折蔥身,斷口處便會流出鮮汁。沙蔥放入口中似蔥似韭似香草,一絲微甜夾含一種油香,芳香共同,妙趣橫生
沙蔥有蔥香,味微辛,但不辣,作為草原常用的調味品,沙蔥能去除牛羊肉的腥,但不會遮蓋牛羊肉的本味。別的,草原羊肉鮮美且無腥膻,也和羊群在尋食時愛吃沙蔥有關。
調出草原的滋味
▲沙蔥炒雞蛋
沙蔥的花、鮮苔及葉皆可入饌,沙蔥經腌制晾干的干制品,也是很好的調味品。
最復雜的料理方式是將沙蔥放入罐內,撒鹽,兩天即成美味小菜。
▲沙蔥羊肉餡的沙蔥餃子和蒙古包子
除鹽漬外,可用做餃子、包子餡的餡料,炒菜、炒肉、沙蔥灌腸、沙蔥土豆泥是常用的料理方式。用沙蔥羊肉制造的蒙古包子,是草原一絕。
沙蔥開的花雖然小,但那略呈粉白色的花卻是牧民們離不開的上好調料。將蔥花采摘回來,用鹽腌上或晾曬干,做湯煮肉時往鍋里放上一把沙蔥花,那湯那肉就四溢飄香。用沙蔥花莖搗小泥熗鍋,用做涮羊肉調料或拌涼菜也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