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菜的亮點是鮮筍的初加工:自創(chuàng)老百姓用淘米水泡筍的方法,加一把香米并改泡為煮,香米的弱堿性無效地祛除了筍的澀味,同時使其染上一層米香。
批量預(yù)制:
鮮筍剝掉外皮,從兩頭一剖為二,放入砂鍋中,添清水,加過量香米、雞汁、鹽、味精,中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煲至香米開花,撈出鮮筍,取下筍尖入此菜,筍肉入其它菜品。
制造流程:
1.蝦仁挑去沙線,拍碎成泥,加過量鹽、味精、水生粉、料油攪打上勁。
2.筍尖80克一剖為二,釀入蝦膠,放到不粘鍋里煎至有蝦膠的一面呈金黃色。
3.芥藍(lán)梗200克片去外皮,切段,與木耳15克、紅椒片10克一同入三成熱油拉油,倒出瀝干。
4.鍋留底油,加蒜末、香蔥段爆香,下入主輔料,調(diào)入味精5克、雞粉2克、白糖3克中火翻勻,淋香油即可出鍋裝盤。
制造關(guān)鍵:
春筍必然要加香米同煲至透,兩者特別“對味”。這種做法罕見于北方,外地居民從山上掰了春筍之后,無需冗雜烹調(diào),加大米同煮后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