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難得的食材越是珍貴美味,石耳就是這樣的一種食材。石耳生長在砂巖絕壁之上,從古至今石耳都只能到峭壁上采摘。萬幸的是,隨著技術(shù)開展,石耳曾經(jīng)完成人工栽培。上面紅廚網(wǎng)就為大家引見一下石耳這種珍貴的食材,請往下看。
石耳小檔案
▼
石耳又稱巖耳,由于滋味鮮美,并有去火清火滋補的作用,因而被譽為官方珍品,食中佳肴,并且是張家界的三寶之一,古語說“采石耳者以長繩一頭束腰,一頭綰鐵釘,陷石罅中漸移,遇上下亦如之”,“間或偶遇飛虎剪繩,則立成齏粉”,足見石耳的采摘困難和珍貴稀少。
石耳生于巖石上,體扁平,呈不規(guī)則圓形,下面褐色,反面被黑色絨毛。吳瑞云:"石耳生天臺、四明、河南宣州、螢山、巴西邊繳諸山石崖上"。李時珍云:"廬山亦多,狀如地耳,山僧采曝饋遠(yuǎn),洗去沙土,作茹,勝于木耳,佳品也"。我國中部和南部地域,如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均有散布。四季可采,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用。
養(yǎng)分成效與適合人群
▼
養(yǎng)分成效
每100克含水分15.6克,蛋白質(zhì)5.4克,脂肪O.l克,灰分6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黃素0.2毫克,尼克酸3.3毫克,鈣167毫克,鐵2.0毫克,磷209毫克等。此外,還含有石茸酸(gyrophoricacid)、紅粉苔酸(Lecanoic acid)、苔色酸甲脂(methy corsellinate)及多糖等物質(zhì)。
石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熱、養(yǎng)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qiáng)心的成效。對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有熱、便秘下血,頭暈耳鳴,月經(jīng)不調(diào)、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對身體虛弱、病后體弱的滋補效果最佳。近代研討石耳有分明抗癌作用。官方用女子食之益精增髓,男子食后清宮易孕。
適合人群
普通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合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有熱、便秘下血、頭暈耳鳴、月經(jīng)不調(diào)、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對身體虛弱、病后體弱的滋補效果最佳。
石耳的烹飪
▼
石耳干品在烹制之前需求提早泡制,可以配肉炒燉煮,也可以與雞煲湯,煮蛋、煲粥等,可謂樣樣皆宜。
石耳燉土雞
資料:
主料:石耳25 克,土雞1只。
調(diào)料:料酒、精鹽、味情、蔥段、姜片。
制法:
1、將土雞去毛、內(nèi)臟、腳爪,洗凈,放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
2、將石耳用溫水泡發(fā),洗凈撕小片。
3、將土雞放鍋內(nèi),參加過量水煮至沸,
4、參加料酒、精鹽、蔥、姜、味精,用文火燉至土雞肉熟,投入石耳,燉至土雞肉熟爛,出鍋即成。
石耳豆腐丸子
資料:
主料:內(nèi)酯豆腐600克
配料:水洗石耳,蛋清,小菜心,鮮蝦仁 調(diào)料:精鹽,味精,上湯,雞油,干淀粉
制造:
1、將鮮蝦仁剁成肉泥,內(nèi)酯豆腐碾成泥,和蝦仁泥一同 湯盆中,放入精鹽,味精,蛋清,干淀粉拌勻上勁。擠成大小分歧的豆腐圓子,然后入熱水中汆熟。
2、將水洗石耳焯水后,重復(fù)搓洗去黑水,小菜心洗凈焯水后晾涼。
3、將上湯調(diào)好味,倒入湯盅內(nèi),放入豆腐圓子,再放石耳和菜心,上籠蒸15分鐘取出,淋上雞油即成。
制造關(guān)鍵:
1、調(diào)制圓子時,餡料要軟硬適中。
2、水洗石耳要用熱水漲發(fā)透,重復(fù)搓洗除去黑水。
3、上湯要明澈見底。
4、配料可依據(jù)需求選定,可配冬筍,冬菇,火腿等。
涼拌石耳
資料:
石耳、生抽、芥末、陳醋、胡椒粉、杭椒、白糖、芝麻油
做法:
1、石耳用溫水泡發(fā)好后,過一遍滾水。過完滾水后迅速丟掉涼水里去,這樣可以讓石耳有爽脆的口感
2、杭椒切小段,備用
3、四勺生抽,兩勺陳醋,一勺芝麻油,白糖,胡椒粉,芥末依據(jù)本人的口味來加。攪拌好后,倒入杭椒在外面來。
4、把調(diào)味汁澆到石耳上,攪拌平均就好。
石耳炒雞蛋
資料:
石耳、雞蛋、蔥花、鹽、油
做法:
1、將干石耳浸泡;
2、將雞蛋打散,蔥花切碎;
3、鍋中水燒開放入石耳焯燙過涼;
4、炒鍋倒油燒熱倒入蛋液炒熟;
5、然后參加蔥花和石耳翻炒;
6、參加鹽調(diào)味,參加雞蛋翻炒即可。
石耳魚丸
資料:
主料:白鰱魚肉400克
配料:水發(fā)石耳、青菜心
調(diào)料:精鹽、雞汁、白胡椒粉、蔥姜汁、高湯、熟豬油
制造:
1、白鰱魚肉去皮、刺,洗凈,放入攪拌機(jī)中制成蓉,參加精鹽、蔥姜汁,攪拌上勁制成魚丸。
2、石耳入高湯,調(diào)味后煨透備用。
3、砂鍋上火,參加雞汁、高湯,調(diào)味后放進(jìn)魚丸、石耳、青菜心,燒沸后裝入湯盆中即可。
翡翠石耳
美極石耳
風(fēng)影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