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滋補養生的概念在廚藝界盛行,除了吃素養生,各種珍稀的食材也是配角。其中在官方有著中途夭折成效的“不老草”草蓯蓉成為眾人追捧的珍稀食材。
雖然草蓯蓉被譽為不老草,但是其實它是一種寄生植物。正如大少數寄生植物少數具有特殊成效一樣,草蓯蓉由于含有黃酮等一切具有抗衰老、強壯體魄的成效。明天紅廚網就跟大家引見一下不老草——草蓯蓉,請往下看。
草蓯蓉小檔案
▼
草蓯蓉別號金筍、地精、肉松蓉、蓯蓉、不老草,近年來研討發現,草蓯蓉在人體內既能起到進步和促進學習記憶才能的作用,又能對老化和隨同老化而發生的各種疾病中所生成的游離基起到較好的消弭作用。
因而草蓯蓉被西醫用作滋補健壯藥 ,官方也有用強化神經零碎以醫治暈眩,并有激起心臟生機、增進身體緊張度與消弭疲勞的功用,故官方根據它的中途夭折之成效,稱它為 “ 不老草 ”。
次要產地
▼
不老草,多寄生于海拔1450-1800米的陡溝式懸崖峭壁上的榿木屬植物的根上,多年生寄生草本,高達0.5米,徑達3厘米,直立,主軸較粗,莖肉質葉子鱗片狀,花冠暗紅紫色,穗狀花序,花較小、筒部膨大呈束狀,葫果卵球形。是長白山珍稀藥用植物。以其特有的藥理作用而寶貴于天下。
來自長白山的“仙草”
▼
有“地獄花園”之稱的長白山,數千種植物爭奇斗艷,傍邊有一種形似狗尾巴、長成棍子容貌的植物,寄生在在溪流兩岸、山地凹形坡地的赤楊灌叢,或懸崖峭壁上的水冬瓜樹樹根上。聽說這類植物是寄生植物中的一種,它們大都很普通,靠汲取其他植物的養分維生。但假如你以為這種像狗尾巴一樣的“棍子”是一種普通寄生植物的話,那你就透露眼了,由于這是外地人以及古代醫學界都公認的一種珍貴食材——不老草。
不老草的學名是草蓯蓉,而“不老草”這個名字聽說是來源于外地人世代傳播一個故事:傳說從前長白山里有個村莊,村里的人得了一種怪病,經常腰酸背痛。有一天,一位村民上山摘了一支狗尾巴狀的植物,與肉熬了湯吃當前,病就奇觀般地好了。好音訊一傳十,十傳百,不少村民在飲用了這種植物熬的湯后,藥到病除,連容貌氣色都比從前好了很多。于是村民干脆就把這種草叫做“不老草”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有迷信家考證過,這種“腰酸背痛”的病次要是由于村民的食物單一,缺乏某類養分,招致腎脾虛弱,而不老草有壯腰補腎的藥效。
時至昔日,不老草由于它的共同藥理作用而名聞于天下:全草可入藥,性溫,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和止血的功用;若配合其他藥物,可醫治腎虛、腰膝冷痛等疾病。官方也有用它醫治暈眩癥的。
成效作用
▼
草蓯蓉性味甘、酸、濕,主治腎虛陽萎、腰膝冷痛、小便遺瀝、崩漏帶下、腸燥便秘、膀胱炎等癥 ,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之成效,配合其他藥物可醫治夢遺、婦女不孕等生殖零碎疾病、老年習氣性便秘、 膀胱炎、血尿等多種疾病,還對風濕性關節炎有必然療效。
草蓯蓉的烹飪
▼
不老草草蓯蓉自身屬于木質的植物,不宜直接食用。其燉出來的湯水甘香味濃,清潤可口,有特殊的木質芬芳味。將不老草整支放入、或切成片、掰成小段來燉水鴨,有清熱利尿的作用;也可用于燉龜,有解毒的成效;用于燉鱷魚的話,有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的作用。
而在長白山,不老草多用作泡酒,以強身健體。亦有農家用其熬成的汁來煮粥給小孩白叟補充養分。當然,泡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老草燉雞湯
用量:
普通5人重量的不老草燉雞湯,可按1只雞配3支不老草的重量來烹制。
做法:
1、將不老草先用溫水浸軟身,沖凈。
2、紅棗洗凈,去核,留用。
3、雞宰殺整治潔凈后,與豬同飛水,豬月展斬大件,雞可斬大件或原只待用。
4、將雞、不老草、豬月展、紅棗和姜片同等時放入湯煲內,參加過量滾水,以中小火同熬成濃湯,以過量鹽調味,即可盛出,趁熱上桌,供飲食用。
特點:強身健體
肉蓯蓉燉羊肉
資料:
羊肉60克,肉蓯蓉30克,冤絲子15克,生姜2片,大蔥1根,蒜5瓣。
做法:
1、羊肉洗凈,切塊,用開水拖去腥味;從罐里取出30克肉蓯蓉鮮干片,菟絲子、生姜、大蔥洗凈,蒜切塊。
2、把全部用料放人燉盞內,加開水過量,燉盅加蓋,開水穩火燉2--3小時,參加蔥、姜、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