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西游記》比擬各位必然很熟習,男配角之一——唐玄奘徒弟的抽象也不得人心,小說里就有“吃一口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言。而明天,紅廚網要為大家引見的正是傳說中的唐僧肉——金蟬,大家請看~
金蟬小檔案
▼
金蟬,成蟲別名蚱蟬、黑蟬,俗稱爬拉猴、知了龜、知了猴、爬蚱等。
作為傳說中的“唐僧肉”,金蟬的外不雅倒是很普通:體長40-48毫米,翅展125毫米,全身黑色,有光澤,被有金屬光澤,頭部前端地方和兩頰上方各有黃褐色斑一塊。
那么,這樣一種毫不起眼的食材,為何會有“唐僧肉”的佳譽呢?
養分價值
▼
金蟬之所以叫“唐僧肉”,是由于傳說唐玄奘本是“金蟬子”轉世,歷經艱辛獲得真經后,重新失掉升仙,有“緩兵之計”之寓意。更重要的是,金蟬除了口感風味共同外,還是一種養分價值極高的滋補食材。
金蟬具有高蛋白、高養分、純自然、無公害、純綠色等特點。經迷信剖析,金蟬體內含有豐厚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6.63%。
把異樣100g的金蟬和其它植物的蛋白含量做比擬:黃金蟬若蟲含蛋白質為瘦牛肉的3.5倍,瘦豬肉的4.3倍,羊肉的3.8倍,雞肉的3倍,鯉魚的4倍,雞蛋的6倍。
可見,黃金蟬若蟲含蛋白質比任何植物肉食和禽蛋都高得多;又由于同時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養分素,金蟬對促進生長發育、補充機體代謝的耗費、體虛患者康復等,都有極佳的輔佐醫治作用。
于是,金蟬便成為了難得的自然無公害初級養分食品,官方也早有把吃金蟬子比方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
△蟬皮
值得一提的是,“緩兵之計”來源于金蟬蛻殼生長為蟲的進程,而羽化蛻除的外殼稱蟬蛻,又稱“蟬退”或“蟬皮”。經迷信測定,蟬蛻里的氨基酸含量較高且品種豐厚;而在西醫里,這脫上去的小小蟬皮,也是一種藥用價值較高的藥材,具有抗菌、驅寒、利尿等成效。
可見,金蟬既為傳統的一道藥膳下品,不只滋味好,養分價值高,也是我國一味常用中藥材,在我國各個地域,特別是黃河中下游的廣闊地域早有食用金蟬的習氣。
金蟬的推銷、處置與保管
▼
面對這樣一種如此富有特征的食材,大家應該如何挑選推銷呢?
挑選的時分,選擇越年老的越好,由于老的金蟬外殼比擬硬,剛脫殼的雌金蟬口感最好,吃起來滿嘴油脂、香脆有嚼勁,成年的雄金蟬腹部是空的,吃起來干癟癟的。
而推銷回來的金蟬,需求先用清水洗潔凈,加鹽使它吐出污泥和雜物,再另取清水,加2%的鹽,1%的堿煮沸,然后把金蟬放入沸水外面,翻動,3-5分鐘之后撈出來瀝干,即可運用;假如要保管則放到冰箱外面速凍即可。
金蟬的烹飪
▼
金蟬的吃辦法多種多樣,在我國江南地域早有吃金蟬的習氣了。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死水平的進步,金蟬更是成為了各大餐廳的桌上極品,在普通餐廳通常會停止烤制烹飪(西南外地的特征),除此還可采取煸炒、爆炒的烹飪手法。
最初,就為大家帶來兩道金蟬的特征菜肴做法,以供大家參考。
香酥椒麻金蟬
原料:
金蟬300克,干辣椒段50克,花椒20克,香菜梗10克。
調料:
高湯500克,雞精10克,蔥油過量。
做法:
1、將金蟬放在凈水中浸泡半晌,再用鹽水清洗潔凈,待用。
2、將高湯燒開參加底味,依據需求過量參加少許藥材,將金蟬焯水后放入高湯內燒開浸泡入味即可。
3、鍋內放入過量蔥油,將辣椒段,花椒煸炒至香,下入香菜梗提取鮮香味,最初放進金蟬煸炒至表皮焦酥即可。
4、最初撒上少許椒鹽裝盤即可。
煸炒金蟬
主料:
金蟬250g。
調料:
油、鹽、花椒、紅椒、生姜各過量。
制造:
1、金蟬用清水浸泡,洗凈,控干水分備用;紅椒切絲,生姜切片備用。
2、熱鍋,入植物油,油熱后放入花椒爆香,然后入金蟬、姜片,改小火,用鍋鏟按壓煸炒。
3、金蟬炒至微收縮、顏色金黃后,放入紅椒持續小火煸炒,然后入鹽,翻炒平均即可出鍋。
留意事項:
1、金蟬用水浸泡一下可以形成金蟬休克,便利加工;
2、金蟬用鹽水腌漬30分鐘再煸炒可便利入味;
3、煸炒金蟬要最初放鹽,放鹽早了容易糊鍋。
△金蟬戲羊排
你有做過金蟬嗎?
歡送留言分享做法!
作者 | 赤木